《人民日报》的《加快发展新基建新服务》一文,此文主要阐述了发展新基建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综合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点、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进程、应对疫情冲击的现实要求看,应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采取总量政策促进需求增长的同时,还要采取结构性政策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快发展新基建、新服务。

当前,一些新产业呈现广阔发展空间,一些新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些新产业、新需求大多与新基建、新服务相关。比如,更高速的5G通信、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在各场景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快速便捷的城际交通网络、医疗基础设施、康养产业、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在线教育、在线游戏等。对于这些产业和服务,社会有着巨大需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次疫情中,大多数商业服务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但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网络游戏行业等逆势大幅增长,而这些行业又与高速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密不可分。可见,新基建与新服务是紧密相连的,发展新基建有助于发展新服务,而发展新服务必然要求发展新基建。

从短期来看,发展新基建、新服务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加快发展新基建、新服务符合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且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服务业率先增长的发展规律,能够把扩大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新基建、新服务,既能在短期内增加社会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又能促进新产业发展,改善供给结构,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供给结构的双重目标。

从长期来看,发展新基建、新服务能够夯实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基础。新基建、新服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也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所在。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些传统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一些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产业、新需求则崭露头角,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这些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新基建、新服务的有力支撑。同时,新基建、新服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还有助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发展新基建、新服务,需要树立开放思维,促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虽然我国在5G网络、人工智能、特高压输电、高速轨道交通、网上购物、在线教育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许多基础技术、上游元器件制造等还依赖国外技术和企业。还应看到,我国企业在经营模式、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同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应当认识到,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发展新基建、新服务,需要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当然,开放绝非仅仅局限于对外开放,还包括对内开放。应加大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力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形成推动新基建、新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
2023省考/选调生招录专题